在线论坛分享:新中国初期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设计交流
作者:地毯专业委员会 时间:2022/3/30 16:03:58
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
歌德学院:中德美术馆对话资助项目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在线论坛:新中国初期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设计交流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50周年,自1972年双方正式签署建交协议以来,两国交往不断加深,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教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文化上的交往同样广泛而深入。早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便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东欧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本着友好与坦诚的态度,双方进行了大量的合作项目。1950-60年代是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重要时期,双方的交流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帮助,通过民主德国这一社会主义前线,新中国也向世界传播了自身形象,加深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作的重大活动,都与设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以莱比锡博览会、莱比锡书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北京举办的应用艺术展览,以及德意志制造工坊在中国的设计项目等为例,这些案例涉足了展览设计、平面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对于西方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批判与吸收。本次论坛将围绕这段历史,呈现来自中国与德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理清这段历史的意义不仅有助于理解20世纪下半叶中国设计史发展的走向,深入挖掘两国合作重大设计活动背后的决策过程,对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与外交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时间:2022年3月31日19:00-21:40(北京时间),13:00-15:40(德国时间)
Date: 19:00-21:40(CST), 13:00-15:40(CET), 31st March,2022
出席嘉宾:
Honoured guests:
杭间 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
Prof. Hang Jian: General Director of CAA Art Museums
托马斯·A·盖斯勒 博士:德累斯顿国家收藏馆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
Dr.Thomas A. Geisler: Director of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s of Dresden State Art Collections (SKD)
柯理 博士: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
Dr. Clemens Treter: Director of Goethe-Institut (China)
袁由敏 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
Prof. Yuan Youmin: Executive Director of China Design Museum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克拉拉·内梅科娃:德累斯顿国家收藏馆工艺美术博物馆研究助理和策展人
Klara Nemeckova: Art historian and curator,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s of Dresden State Art Collection (SKD)
主讲人与议题/The Speakers and Topics:
解梦伟
演讲题目:中德书籍设计交流的火种——余秉楠与“友谊体”
讲者简介:现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在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士学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
演讲主题:
1956年,鲁迅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余秉楠被中国政府派遣赴民主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深造,师从民主德国著名书籍艺术家阿尔贝特·卡伯尔教授学习平面设计与书籍设计。1961年,余秉楠接受了中国和民主德国文化部门的委任,创作出第一套由中国人设计的拉丁文字印刷字体——“友谊体”,并于1989年荣获德国莱比锡市政府颁发的“谷滕堡”终生成就奖。余秉楠回国后致力于中国设计教育和国际设计交流事业,架起了一座中德设计交流的桥梁。
陈弢
演讲题目:在国外展示中国:1950 年代初期莱比锡贸易博览会上的中国馆
讲者简介: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德国波茨坦当代史研究所莱布尼茨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与柏林洪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14年)。
演讲主题:
莱比锡贸易博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个多边国际贸易博览会,也是中国在欧洲开展的第一批公共外交活动之一。作为通过贸易展览会开展公共外交的早期范例,新中国的努力既表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国际义务,也表明了中国在国外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新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促进了中德、中欧贸易关系。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来说,中国在博览会上的表现证明了中德关系正在成为其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典范之一。中国馆是开展所有这些活动的主要场所。由著名的中国和东德设计师共同设计的中国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莱比锡的第二大展馆。
在本次演讲中,陈弢将讨论中国馆建设的历史背景与选择展品的考量因素。同时,还将探讨中国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展览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爱德华·克格尔
演讲题目:中国的改革——建筑与设计的新客观性 (1930至1950年代)
讲者简介:爱德华·克格尔博士生于1960年,曾在卡塞尔综合大学学习建筑、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2007年,他在魏玛包豪斯大学完成了研究鲁道夫·汉贝格和理查德·鲍里克在华活动的博士论文。2009-2011年期间,他在柏林工业大学大学从事恩斯特·柏石曼研究。随后,他开始着手研究中国的当代和历史建筑以及东南亚独立运动之后的建筑,并策划了系列展览。
演讲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艺术领域内的革新运动,以及其所带来新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中国传播。表现主义和新建筑通过中国学生、德国流亡者或出版物影响了中国对于建筑和设计的认识。这一领域内的交流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后继续进行。在演讲中,将展示一些重要案例,以证明两国在这一领域内的相互交流。
沃尔夫冈·托纳尔
演讲题目:包豪斯的现代性与中国传统:弗朗茨·埃里希为东德和中国商业建筑所设计的草案(1954-56年)
讲者简介:沃尔夫冈·托纳生于1957年,1985年起在德绍包豪斯基金会从事科研工作并担任收藏部负责人(任期至2022年4月)。其研究重点为包豪斯历史及其(1945-1990年在东德的)传播,主要涉及建筑、功能主义、美术、摄影和文化历史等主题。他曾策划德绍包豪斯基金会的多场展览,并编著有多种图书、论文和讲稿。其最新研究项目包括编纂一本关于德绍和柏林包豪斯共产主义学生团历史及其刊物的会议集和弗朗兹·埃里希建筑作品展。
演讲主题:
本次报告旨在探究建筑师、设计师兼艺术家弗朗兹·埃里希1954-1956年在华工作期间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埃里希曾于1927-1930年间在德绍的包豪斯学校学习,1939年被关入集中营,机缘巧合成为一名建筑师。1945年后,他逐渐跻身东德最重要的建筑师行列。
1954年,埃里希受东德政府委托,前往北京负责东德贸易中心的设计、规划与建设。这一项目最终未能实现,因此直到2018年以前,它仅仅被视作弗朗兹·埃里希微不足道的一件作品。但这一从草图逐渐走向成熟的建筑方案在埃里希个人建筑设计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埃里希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原则进行了诠释,他曾赴北京和杭州进行现场临摹,部分画作甚至采用了水彩等中国技法。在这一过程中,还形成了有趣的跨文化“反哺”:例如,埃里希作品中的波浪楣其实是在模仿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1915年为正阳门箭楼南侧设计的石膏拱廊。
埃里希的新建筑理念在其两大建筑代表作中首次与世人见面:那就是位于柏林纳勒帕街的广播中心(1951-1956年)和位于布赫区的皮质内脏病理学和治疗研究院(1956-1957年)。这两座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年份与埃里希的访华时间大致相当。其中前者现在被重新用于演出、排练和节目录制,几乎恢复了本来的用途,成为了一座广播大楼。而后者则改名弗朗兹·埃里希大楼,现空置于柏林布赫区的路德维希·霍夫曼军事医院内。
艺术不分国界,设计不分国界。
地毯设计需要抽离到更广范围,更高艺术高度,
更深的历史维度来感受,创新,发展。
感兴趣的会员企业积极收听。